【天圓地方】
我們常常聽到天圓地方,很多人以為古人覺得天是圓形的,而地是方形的,但這是對中華文化不完全理解才會這樣詮釋。
《文子·自然》曰:「往古來今謂之宙,四方上下謂之宇。」《尸子》曰:「上下四方曰宇,往古來今曰宙。」而二字連用,始見於《莊子·齊物論》,其書云:「旁日月,挾宇宙,為其吻合。」
「天圓」講的是時間,是一年中太陽的陽氣變化規律。「地方」講的是方位,是陰氣八風在一年中在不同方位的變化規律。這天地間的陰陽之氣對於地球生物的生、長、成、熟有很大的影響和關係。
「天圓」指的就是時間按照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及12個月,像圓圈一樣永不間斷的循環。「地方」指的是空間的東南西北上下不同的方位。東南西北四方型是二維平面XY座標,即便我們知道地球是圓的,我們的座標也還是以方形來看位置,這是一樣的概念。而加上「上下」既是XYZ三維空間座標,中華老祖宗很久以前就有時間和空間為一體的概念,比愛因斯坦的時空觀早了幾千年。
伏羲一劃開天,如陽儀 ,另一劃闢地,如陰儀,就是1與0、陰與陽、天與地、時間與空間。傳說伏羲坐於方壇之上,聽八風之氣,乃做八卦。八卦、八方、八風是一脈相承的,《呂氏春秋》曰:「八風者,蓋風以應四時,起於八方,而性亦八變。」
天圓地方與八卦是用於測量時間與方位變化,祭天是校對一年四分時節,冬至、春分、夏至、秋分;祭地是在測量八方之風,確定一年的八個節氣。兩者是講天文和地理。不理解的人把「地」誤解為大地是方的,以訛傳訛,最後後人越來越不能理解。
其實天圓地方是非常科學的,講的是時間和空間,與形狀的方圓沒用任何關係。《周髀算經》曰:「方屬地、圓屬天,天圓地方」,《晉書·天文志》曰:「天圓如張蓋,地方如棋局」,《淮南子·天文訓》曰:「天道曰圓,地道曰方」。
後來八卦、八方、八風逐漸形成「風水」,「地方」應該實際是「地氣之方風」,來自不同方向的風,以及附近的水,在時間與空間上會如何影響此地和這上面居住的人。因此風水是有科學根據和基礎的。
我們看任何事,都應該追根究底,放開心胸,實事求是,才能看到事物的真諦,進而求取更多正確的真相和學問。